求职与简历

我自己的求职经历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还没毕业的时候,有一天听人说学校旁边有个计算机专场招聘会,于是我和几个小伙伴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拿上简历,坐着公交车就过去了。

那时候正好是经济危机的年份,下了公交车以后我们才发现,招聘会场外排队进场的人从招聘会门口排到了下一站公交车的站牌那里。在太阳下面暴晒了一个多小时以后终于排到进场之后,发现会场里完全不是想象中的井然有序,而是燥热、嘈杂、还夹杂着一股汗臭味。

我犹豫许久,在路过的一个展台颤抖着递出了人生中第一份简历。那人甚至都没有抬头,随手把简历放在旁边一大摞纸的最上面,然后摆手让我走吧。

后面的几家公司也是同样的经历,一下午过去,甚至没有人看过我简历里写的东西。

过了几年,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我从老家跳槽到北京的那段日子里。当时裸辞之后背着个包直接来了北京,找工作的三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改简历也没什么可做的。

记得当时把简历发给了很多人让他们帮忙提意见,发-被喷-改,这个过程循环了十几次,投-hr没回应-改,这个过程又循环了十几次。我内心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只要有面试我一定有能力通过,但恰恰就是没人给我面试机会。

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内患上了“简历恐惧症”,看到任何跟简历相关的东西都会联想到自己的这些痛苦的经历。

又过了很多年,我自己开始招聘,理解了招聘背后的工作流程之后,才逐渐放下之前关于简历的那些执念。

好的简历

虽然网上有非常多的关于怎么写简历的原则和心得,但是显然这部分科普工作做的还不是非常彻底,这些年我收到的奇怪的简历数不胜数:

  • 简历里的获奖记录:小学的时候担任思想品德课代表

  • 简历里的竞赛记录:参加过校园十大歌手大赛

  • 简历里的自我介绍:下班以后喜欢看内涵段子

  • 简历里的自我评价:把10季的老友记看了很多遍

  • 简历里的作品展示链接点进去是个登陆页,但是没注册入口

  • 简历内容很好,但是没有留联系方式

  • 简历最后用加黑的字特别强调,自己不想找工作

除了这种可以吐槽的简历之外,更多的简历看似内容不少,其实满篇看下来都是“普通”两个字。

作为求职者,投递简历的时候都是抱着希望能被关注到的心态,但是作为招聘方,每天要筛选几十甚至上百份简历时,很难让自己认真的把每一份简历读完,毕竟:

所有参与校招的人:

  • 都毕业了

  • 都学习了专业课程

  • 都做了毕业设计

  • 都参加了实习

  • 都写着自己对写程序感兴趣

所有参与社招的人:

  • 之前都有工作

  • 之前领导分配给他的工作都完成了

  • 之前的工作都参与了项目

  • 之前的项目都有项目方案

  • 都写着对工作有热情

绝大部分“平平无奇”的简历,都可以用上面这些内容来概括。

虽然已经有无数前人的书籍或文章介绍过怎么写出一份“好”的简历了,但是鉴于我在招聘时的经验,“如何写简历”的这部分内容还是值得拿出来说一说,包括:

要有好的排版

强烈推荐读一下Robin Williams的《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并且掌握书中的四个原则:

  • 亲密性

  • 对齐

  • 重复

  • 对比

我很难描述这样一本非技术书籍对于程序员的重要性,以至于后面的很多篇章里你们都会再次看到关于这本书的推荐。

要突出重点内容

这里不再赘述突出重点内容的必要性,只是列举一下什么是简历查看者心目中的重点内容

  • 基本情况

    • 年龄、性别、现居地等

  • 学校

    • 学历

    • 学校梯队

    • 专业

    • 成绩

  • 工作

    • 公司梯队

    • 部门核心程度

    • 工作年限

    • 绩效

  • 项目经验

    • 匹配度

    • 角色

  • 其他亮点

    • 专利、获奖

    • 非工作成果

    • 主动性、抗压能力等

要用客观的方法描述内容

要描述自己主动性强,最无用的方法就是在简历里写上“我的主动性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通过描述具体的经历,体现出你想表达出的优势,描述的内容应该符合STAR原则,即:

  • Situation

  • Task

  • Action

  • Result

关于STAR原则的内容已经一大把了,可以自行参考。还是拿上面“我的主动性强”作为例子,如果用STAR原则重写一遍,那么大概是:

接手项目后,建立整体开发看板,通过统计开发工时,发现XX类需求较多,每次修改周期较长。之后主动对项目进行分析和重构,通过使用XX模式,支持了动态修改XX的功能,单次修改周期由X天降低至X分钟,团队整体每年可因此节约X个人日。

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关于写简历的指导,推荐阅读Gayle Laakmann McDowell写的《The Google Resume》,缺点(也可以说优点)是没有中文版。

要知道什么是好

我把这一小节放在如何写简历这一部分的最后,因为我认为这部分是写出好简历的核心,但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过什么是好。

大多数人在写简历时,都会想到去网上找个好的模板,写一些感觉有些亮点经历,甚至还有人会用上好的打印纸,但最终呈现出来的简历还是不够好。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原因就不再是简历本身好不好,而是简历背后的你的经历不够好:

对于一个在学校里吊儿郎当,在工作中机械执行命令的人来说,简历只是如实的记录下了你的这段经历。写简历的时候找不到亮点,也只是因为之前确实没有经历过“高亮时刻”。

因此,对于写简历的最终的建议,应当是提升简历背后的好的经历,即使在不用写简历的日常中也要随时审视自己,回头看看有没有达到自己心目中的“好”。

投递简历

有了简历之后,投递就很简单了……其实并没有。我经历过连续投递几个周简历都几乎没有面试的状况,那真的是一段非常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时光。

实际上,企业的招聘并不是非常具有确定性的一件事情:同样一份简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渠道、不同的经手人,最后可能结果是不一样的。按照推荐成功率,可以大致排个优先级:

  • 内推

  • 社区招聘贴

  • 招聘软件

  • 公司招聘页

总的来说,简历能直接给到正在招人的团队主管是最有效率,也是成功率最高的方式,其他方式或多或少都加入了更多环节,也就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如果没进入面试,可能是因为出现错过招聘窗口(团队已经招到了人,这种概率非常高)或者被错误的刷掉(主要是人力部门、或者投递的岗位不对)。

当然,也有可能确实没有被看上。如果对某个工作机会特别感兴趣,但是一直没有回应,可以想办法找团队主管再咨询一下(之前我就经历过其他人投的简历被邮箱拦截了)。

最后更新于